俞小宛怔了一下。
嘴里的糕饼突然就不香了。
这糕饼,是小姑子从厨房偷来的?!
她是吃呢,还是不吃呢?
小姑子不以为意,扭头瞪着丫鬟小玉:
“你多什么嘴,我偷吃几块果子怎么了?”
就在主仆二人要继续争论时,外面传来一阵砸东西的响动,夹杂着女人的喊叫声。
俞小宛初来乍到,十分警觉:
“外边什么声音?”
小姑子饶有兴趣地说:
“是我二嫂,估计又跟我二哥吵架了。”
俞小宛暗中咂舌,王媒婆不是说了,陶二郎夫妻二人恩爱和睦吗?
怎么还会吵架?
看来,媒婆的话不可信啊!
丫鬟小玉纠正道:
“二郎君今天晚上好像没有回家,是罗二娘子在那发脾气的。”
就在这时,只听外面有人大喊道:
“快来人呐,二娘子寻短见啦,快来人帮忙啊!”
小姑子一听,扔下糕饼跳起来:
“快,二嫂又上吊了,我们快去看热闹去!”
小姑子一把抓住俞小宛的手腕,笑着对她说:
“我二嫂隔三差五就要寻死上吊,是我们家里的一景,快去看看!”
俞小宛无语至极。
她初来乍到,还没跟大家正式见面,还是不要去凑那热闹了,推辞道:
“小姑,我今天赶路,太累了,就不去了。”
小姑子生怕错过好戏,丢下俞小宛,风一般飞出屋子。
丫鬟在后面连声阻拦都不管用。
俞小宛吃了几口糕饼,听着外面喧闹的声音,心里再次回想这个不靠谱的王媒婆。
想到她第一次到俞家庄来,对俞小宛说什么“天赐良缘”,结果不出一个月俞小宛就守寡了。
如今又说陶二郎夫妻美满。
结果俞小宛刚来头一天,就碰上二娘子寻死上吊。
俞小宛不禁怀疑:这媒婆的业务能力大有问题啊。
俞小宛留下两块糕饼给小姑子,然后用带来的自制牙刷去刷牙,之后就躺下了。
第二天特意早起,梳洗整顿。
身上的粗麻衣服虽然破旧,又打着补丁,但好在干净。
一切收拾好,昨晚带她进门的刘大嫂过来了:
“我们大娘已经起了,在前厅里,我领你过去拜见。”
想到要拜见婆婆,俞小宛心下稍微有些紧张。
一夜之间,她不仅成了人家大嫂,还有了个婆婆。
真是处处都得小心。
小宛跟着刘大嫂,兜兜转转,来到前厅。
前厅敞亮开阔,布置的精致讲究。
一位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在正上方端坐着。
这位,想必就是自己的婆婆——陶大娘。
俞小宛只瞄了一眼,就发现陶大娘虽然衣饰华丽,但面色忧郁,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不容她多看,刘大嫂笑着汇报道:
“陶大娘,俞家娘子到了。”
陶大娘这才回过神来,抬头去看站在厅堂下方的俞小宛,明显有些气力不足地问道:
“你就是俞家娘子俞小宛?”
俞小宛回想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关于媳妇第一次拜见婆婆的礼数,当即轻轻下跪,道:
“是,小宛拜见陶大娘。”
刘大嫂笑嘻嘻地提示道:
“俞大娘子说傻话了,这是你婆婆,你也理当叫一声娘啊!”
俞小宛故意做出疑惑羞怯的样子。
要是她第一次就上来赶着叫娘,那才是笑话呢。
此时,听刘大嫂这么说了,她才悄悄改口道:
“媳妇拜见婆婆。”
陶大娘缓缓站起身,走过来,含笑说道:
“起来吧。”
俞小宛起身。
陶大娘走过来,目光焦灼地看着她,见她穿的破旧,头上连半件首饰也没有,只一根自己雕刻的木簪。
陶大娘喉头一哽,说道:
“你受苦了!”